七月二日,安康市首届巾帼电商直播大赛决赛前,李静对着镜头进行最后的演练。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感谢安康乡村振兴空间妇联帮我实现了人生的跨越。”7月3日,安康市汉滨区34岁的主播马奉钱说。
2024年初,马奉钱入驻安康乡村振兴空间电商直播基地,开启了她的创业征程。她好学上进,经常参加安康乡村振兴空间妇联组织的创业培训、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如今,马奉钱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带货达人”,还带动周边女性加入到电商创业行列中。
近年来,陕西涌现出很多像马奉钱这样的女性创业者。她们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带动下,搭乘“数商兴农”的东风,深度融入网络经济,变身数字经济的弄潮儿、就业创业的带头人、乡村振兴的代言人。
架起产销“云端桥梁”
“家人们,这是加入了我们当地优质绞股蓝超微粉做成的粉条、粉丝、面条等绞股蓝食品,劲道爽滑、营养丰富,喜欢的家人们不要错过哟!”7月2日,在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直播间,主播高菲尔手持包装精美的绞股蓝系列食品,对着镜头推介。直播画面里,粉条在沸水中翻滚,晶莹透亮,“下单”“求链接”的弹幕瞬间刷屏。
“平利绞股蓝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我们在深耕绞股蓝茶叶的同时,还创新研发绞股蓝超微粉技术,将其融入粉条、面条等传统食品,推出兼具养生功能与口感的产品。”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华凤说,为打破地域限制,去年,公司组建起专业直播团队,在抖音等平台开设直播间,让绞股蓝系列产品走入千家万户。
“起初我不懂直播技巧,在镜头前紧张到说不出话。”高菲尔说,“在平利县妇联组织的巾帼电商培训中,我系统学习了话术设计、镜头表现力、流量运营等技能。现在,我们的直播团队也做当地木耳、香菇等农特产的直播销售。”
电商经济蓬勃发展,一根网线、一部手机,不仅让深山土特产实现“逆袭”,还让越来越多的乡村女性找到了增收新路径。
新技术启发新思路
“老师,我想借助AI技术为鸵鸟系列产品拓展市场,具体该如何操作?”7月1日,全省巾帼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班在安康市举办。培训现场,榆林旭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换换向主讲人抛出问题。
郭换换曾从事幼教工作,2022年创办企业。目前,她的企业主要生产鸵鸟肉、鸵鸟酱、鸵鸟蛋空心挂面等产品,正筹备推出鸵鸟毛逗猫棒、鸵鸟骨发簪、鸵鸟油精油皂等创新产品。
“这些特色产品若仅依赖线下渠道,很难打开销路。”郭换换说,此前,自己虽尝试网络销售,但大多借朋友的平台代运营。
转机来自各级妇联组织的系列电商培训。郭换换通过系统学习短视频剪辑技巧、直播带货等技能,逐渐明晰了企业的电商布局思路:“我计划搭建品牌专属线上店铺,结合AI技术进行消费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客群,并借助AI剪辑工具批量产出优质‘种草’内容,持续提升品牌曝光度与影响力。”
从依赖传统渠道到拥抱数字经济,郭换换的探索是电商赋能乡村产业的生动注脚。在各级妇联搭建的技能提升平台上,越来越多像她这样的女性创业者正通过数字技术重构农特产品流通链,让特色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市场。
“娘家人”搭台护航“她成长”
7月2日,由安康市妇联等单位主办的安康市首届巾帼电商直播大赛决赛在热烈紧张的氛围中拉开帷幕。10位选手以现场模拟直播的形式展开巅峰对决。
身着新中式马甲的李静在人群中尤为亮眼。她手持茶壶,现场冲泡富硒红茶,从种植土壤特性到茶汤口感逐一进行解读。她是安康市汉滨区周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虽最终斩获三等奖,但在与同行的切磋中收获颇丰。“从选品逻辑到镜头表现力,我学到了许多直播技巧。”李静说。
女性同台竞技,施展才艺,这是陕西电商赋能女性创业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陕西各级妇联组织打出“组织培训+赛事孵化+品牌培育”的组合拳,推动巾帼电商从零星探索迈向集群发展。如今,不少女性开网店、做主播、当网红……成为激活县域经济的“数字新农人”。三秦大地上,一个“秦女子”直播矩阵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商从业者从“单打独斗”走向了“抱团发展”。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女性投身数字经济浪潮,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她力量’。”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呼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