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谈丨专访芯派科技董事长罗义:西安缺行业领军人

时间:2017-08-30 08:43:20  来源:西部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创客谈丨专访芯派科技董事长罗义:西安缺行业领军人

因为起步较早并且填补行业空白,芯派科技的运营状况一直良好,是一家赚钱的公司,然后对于这个行业在西安的发展现状,他有很多话想说。



芯派科技总裁罗义(中)受邀访问韩国知名功率器件厂商

MOSFET,一个很生涩的名词,然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我们每日工作生活所使用的电脑、手机里,这个小小的半导体管,是必不可少的。有电的地方就要用到功率电器。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一台计算机的心脏,功率半导体就是电机的心脏,以它为核心的电力电子器件可实现对电能的高效产生、传输、转换、存储和控制。

2008年成立的西安芯派科技,是一家从事高端半导体生产、研发、测试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第一家将国际级MOSFET技术引介到中国的企业,他们于2003年和来自Fairchild研发团队合作,自主研发出隶属于中国自主技术的第一颗MOSFET器件。

9年征程,9年艰辛。谈到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罗义感慨很多。因为起步较早并且填补行业空白,芯派科技的运营状况一直良好,是一家赚钱的公司,然后对于这个行业在西安的发展现状,他有很多话想说。

【中国自主技术的第一颗MOSFET器件由芯派研发】

罗义,1983年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学习航空发动机专业,毕业后先去了贵州一家军工企业工作学习,随后进入深圳联想总部担任采购部主管,在自己业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后,进入当时三星中国唯一的代理商先锋电子担任销售副总,开始接触半导体行业。

虽然罗义在销售这个行业干得顺风顺水,在90年代就能年入百万,但是在罗义的认知里,一个心结始终难以解开,为什么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电器设备里的核心功率器件必须完全靠国外进口。他觉得中国的功率器件空白应该由自己来填补,这样才能把民族工业制造的灵魂牢牢的攥紧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2002年,在国内的MOSFET还需要从欧美日韩大规模进口的时候,罗义选择创业。罗义将自己国外的房子卖了,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直接从国外引进了一个13人的技术团队研发中国的功率器件技术,这个团队全部是在三星等大型企业供职过的半导体专家,引进费用高达150万美金。通过引进外籍专家的技术力量扶持国内技术团队,研发中国的半导体技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成为国际上电力电子器件产业的发达地区,主要器件企业有东芝、富士和三菱等。欧洲也是全球电力电子器件产业的发达地区,主要企业有英飞凌、ABB、Semikron等。罗义一开始就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瞄准了国际巨头们。“当时是我的切入点比较好,功率半导体在国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的性价比也可以让国人接受。我通过多年销售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客户基础,所以我们的产品一出来就一直有一个很好的销售的渠道。在产品品质上我们的工程师把控的也非常好,所以迄今为止一直在赚钱,可以说运气很好,当然这也是我们多年奋斗的一种回报。”

我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勾勒出未来十年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方向与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功率半导体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然而,与集成电路产业相似,我国的功率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作为国内功率半导体行业领军人的罗义,又如何看待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看待西安的创业环境呢?

【带着这些问题,西部网记者专访了芯派科技董事长罗义】

西部网记者:西安芯派科技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9年时间,你认为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罗义:芯派科技其实并没有遇到什么很大的困难,因为在中国做功率器件的企业太少了,再加上我们有很多合作伙伴,所以一直是良性的发展过程。如果真的要说遇到的困难,我想聊一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块,当年我们从国外引进技术,培养自己的工程师花了很多钱,但是当我们的产品在下游晶圆厂进行生产时,对方却没有很好的履行合同,将我们的技术释放到了国内其他厂商,这对我们是有伤害的,但是虽然技术还是留在了国内,也算是为国人做了一些贡献吧。

西部网记者:当时技术泄露对芯派科技是一种伤害,那你认为现在的产业环境是不是好一些了呢?

罗义:我只想说现在的产业环境比以前更恶劣了,这是因为现在市场上的热钱更多,资金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催生出很多企业,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就看到了很多负面的东西,企业会被投资方的逐利性左右未来,如果你只为了做业绩而降低自己产品的品质是一件颜面扫地的事情,我觉得创业者应该有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西部网记者:产品的品质是是一个企业的根基,那你觉得现在国内产品的品质怎么样呢?

罗义:我觉得国内企业应该营造一种氛围,不应该只把眼光放在国内,该想一想如何去替代国外产品。国内产品如果不注重质量,会伤害“中国制造”这个商标。一个国产品牌一旦迈出国门,你代表的就是中国,我见过一些国外厂家使用过国产片品牌后发现出现故障,以后就再也不用国产品牌了,不管你是哪一家,我不希望企业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的产品性价比是世界第一,但是不耐用、可靠性差。

西部网记者: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丝博会上提出:“要在全国打好硬科技在西安的品牌!”,你如何看西安的硬科技环境。

罗义:西安最主要的问题是,西安缺人才,西安缺少的并不是学生,而是行业领军人物。高科技产业不是人才密集型产业,是需要领军人物去带领的,这是行业的特殊性,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是有区别的,西安的制造业为什么弱?就是因为高层次的人才少。西安缺少高层次的人才还是和这个城市的包容度有关,企业是需要政府支持的,但是有时候你不认识政府的人,想办事很难,这一点和北上广深比差距很大,现在一些二线城市,比如合肥、南京、杭州在这点也做得很好。

西部网记者: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双创工作"的号召,西安在大力推动双创工作,你觉得西安的创业环境如何?

罗义:前段时间有一篇帖文《除了西安人和西安女婿谁还能在西安创业》我觉得形容的很形象,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定义一下西安企业,究竟是西安人的企业?还是在西安的企业?西安的各级领导对企业都很好,都希望西安的企业成长,但是西安想要突破还需要在产业这一块下功夫,分管某个行业的领导是否对行业做了很深刻的调研?如果领导干部对行业并不是很了解,又如何选择扶持真正有潜力的企业?真正该扶持的企业不该是领导说了算,而应该是市场说了算,如果不是市场认可的企业,那他注定很难长大。

西部网记者:西安比较起美国硅谷,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还存在什么差距呢?

罗义:有一次,我陪同一个全球的大公司伟创力的高级副总裁来西安参观,当他参观完了以后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罗义呀,西安有这么多的楼,这么多的产业园,但是生活中究竟有什么消费品是西安制造的?”我想了很久回答不出来,究竟什么是西安独有的,深圳有腾讯、杭州有阿里巴巴,这些领军企业就是这个城市的名片。还有一次我去美国硅谷参观,我一个半导体行业的朋友陪着我在加州转了一两个星期,只是在休息的时候通过网络办公,因为他们工作方式是非常有弹性的,高科技行业的聚合是一种知识和能耗的聚合,并不是多开创业园、产业园就能做强西安自己的名片。

西部网记者:你现在已经是很知名的企业家了,你对未来的创业者有什么忠告?

罗义:现在我的企业已经走到一定的规模了,但是回想过去,我很难定义当初的创业情景。创业者必须熟知一个行业再去选择创业,这样才能找寻出这个行业的短板,才能去颠覆。创业的初期应该怀揣理想,因为你需要太多的坚持,这样你才能苦中作乐。将创业和钱分开,这是我给未来创业者的忠告。

编辑:苏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