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陕西省首个由美国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平台西安浦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在西安高新区揭牌成立。如今,由该平台研发的新一代眼人工晶状体已经成功问世。这是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高举自主创新大旗,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断推进硬科技产业加速聚集,先后诞生了新一代眼人工晶状体、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等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硬科技创新成果,如今硬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新时代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西安高新区全面启动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再次站在了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前沿。
硬科技成为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坚持把发展硬科技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不断完善硬科技发展顶层设计,设立硬科技发展主管机构,先后发布《西安高新区硬科技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制定《西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支持重大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政策》《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探索西安高新区与西安光机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融合发展新模式,组建硬科技发展研究院、硬科技产业集团,推动硬科技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
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推动下,硬科技产业在西安高新区加速聚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前沿研究领域,西安高新区引进了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创新中心;在设计领域,拥有以英特尔、华讯、联咏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在晶圆制造领域,拥有三星电子12英寸晶圆生产线等领军企业;在封装测试领域,拥有美光、威世半导体、华天科技等知名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西安高新区形成了涵盖整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环节的产业链,聚集了比亚迪、开沃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以及三星SDI、比亚迪30GWh动力电池项目等配套企业,未来将形成200万台的产能,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目前,高新区有效期内高企达2513家、科小企业累计认定突破5000家;累计培育305家典型硬科技企业。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西安高新区企业研发费用GDP占比超过3%,硬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先后成功研发出超宽禁带氧化镓功率器件、超高强韧镁基复合材料、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乙肝靶向治疗新药、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启明910人工智能加速芯片、首套GPS芯片组、首个全球无线通信安全国际标准等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硬科技成果,近五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6项。
今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西安高新区经济强劲增长10.5%,分析背后原因,硬科技产业强力驱动是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上半年,西安高新区在诸多行业“百花杀”的时候,以“硬科技”为支撑的半导体制造业产值增速高达76.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3%,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5%,新能源制造业产值也强劲增长46.5%,有力驱动经济保持在高位运行。
西安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硬科技创新及产业壮大,极大地增强了西安高新区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 科技强国建设再添新动力
作为硬科技概念策源地及硬科技产业聚集地,近年来,西安高新区通过发展壮大硬科技产业,连续承办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等多种方式,不断擦亮硬科技名片。6月15日,西安高新区正式启动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再次站在硬科技创新发展的最前端、最前沿。
根据计划,西安高新区将力争到2025年,硬科技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硬科技企业超过3000家,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硬科技技术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硬科技上市企业超过30家,在此基础上,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届时西安高新区硬科技创新能力及产业规模将再上台阶,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而在大西安加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大背景下,在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国内高新科技产业发展面临阻力的形势下,西安高新区积极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其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西安高新区范围之内。
在省市层面,西安高新区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将强力引领和驱动西安市乃至陕西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西安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及奋力谱写陕西省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强劲动力。在国家层面,西安高新区创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在进一步壮大我国科技攻关力量的同时,将持续推进“转化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三代技术的转化、突破与探索,率先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为我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探路,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如今,硬科技一词已经进入国家话语体系,并在多座城市落地开花。在9月15日举行的国家高新区硬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上,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钟洪江表示,科技硬起来,中国强起来,西安高新区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与各位同行嘉宾一道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共同做好硬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创新,共同做强硬科技产业这块大蛋糕,充分发挥高新区的创新引领和改革示范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贡献“高新方案”,作出重要探索。
编辑:丁婉
忒色 14日的西安晴空万里,但是冷空气已经打包发货了。随着一股强冷空气到来,西安最低温下降6~8℃,17日凌晨,城区最低温降至-7~-5℃。 2021-01-15
忒色 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在疫情零星散发的背景下,春运客流量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2021-01-15
忒色 天(1月14日)下午,一则关于肉夹馍的话题#麦当劳肉夹馍被曝肉量极少#冲上热搜。原来,知名快餐连锁麦当劳近日推出了新年限定新品——肉夹馍。 2021-01-15
忒色 今天(1月15日)上午,西安东城豪庭经适房项目A区进行公开摇号,现场参与摇号人员有西安市公证处、西安市住房保障部门、灞桥区住房保障部门、购房人代表等人。 2021-01-15
忒色 记者从今天(1月15日)召开的陕西省交通运输工作会上,2021年陕西交通建设的“小目标”也揭开面纱。 2021-01-15
忒色 为做好交通保障服务,西安交警在指路标志建设时,以“17+25”迎宾涉赛线路中市本级道路为重点,科学组织施工工序,加快交通指路标志系统建设,为十四运顺利召开做好交通保障服务 2021-01-14
忒色 15日:陕北、关中多云转晴天,陕南晴天转多云。陕北、关中北部有4~5级偏北风。日平均气温陕北北部、关中南部、陕南东部部分地方下降4~6℃。 2021-01-14
忒色 2020年12月28日西安地铁5号线、6号线一期、9号线三线同时开通运营。西安地铁换乘站又增加了6座,使西安地铁换乘站达到13座。 2021-01-14
忒色 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截至1月12日,我市已经连续收获7个蓝天,这也是2013年开始执行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来,西安1月份空气质量的最好开局。 2021-01-14
忒色 12日白天我省大部地区以晴为主,气温较前几天有回升。西安泾河站最低气温-0.6℃,最高气温14.9℃。 2021-01-13
忒色 今天(1月12日),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从西安住建获悉,按照《关于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公开登记和摇号销售的通告》及《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轮候分配规则》的规定,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将于1月15日对东城豪庭经济适用住房项目A区进行公开摇号。 2021-01-13
忒色 近日,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从携程发布的《2020年中国亲子游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获悉,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榜2020年最受亲子家庭欢迎的博物馆榜单,延安革命纪念馆位列红色景区人气榜单。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