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的密切结合,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2月,《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印发,提出到2016年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增材制造产业体系,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陕西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3D打印的机遇,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在巩固3D打印领域领先优势的同时,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截至2015年4月,陕西共有3D打印相关公开发明专利申请1106件,授权390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221件,专利数量居全国前列,3D打印设备、材料及其应用相关专利占到全国的一半。
2016年11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正式落户陕西,这是我国第二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至此,陕西3D打印产业“一中心三基地”产学研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即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和西安高新区研发示范推广基地、渭南高新区教育培训生产基地、西安医学3D打印示范基地。
随着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深入推进,陕西3D打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5月20日,隶属于西北工业大学的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在伦敦获得全球第一届年度3D打印行业OEM(企业)大奖,这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金属3D打印企业。在生物医疗3D打印领域,西安交通大学开展的3D打印个性化人工假体制造研究与应用,获得标志性进展。在非金属3D打印领域,西安交通大学创新陶瓷材料3D打印成形工艺,成功攻克了基于立体光固化成型法(SLA)3D打印的型芯、型壳一体化制备关键技术,解决了空心叶片铸型强度和精度问题,满足了国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空心叶片研制的技术需求。在金属3D打印领域,西北工业大学突破铝合金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设备多项整机设计和控制关键技术,研制了国内首台专门针对铝合金高精度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工艺实验平台。
“一中心三基地”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陕西制造业的创新升级。截至2018年年底,陕西省3D打印研发生产企业超过80家,年营业收入5亿多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十三五”期间,陕西3D打印产业将实施高端设备制造、生物组织制造、大型精密部件制造与修复、普及型打印机制造“四大工程”。依托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力争到2020年,陕西将建成较为完善的区域增材制造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整体技术保持国内领先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执笔:余天娥)
编辑:丁婉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