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创业:股权期权分配和难以承受的资产之重

时间:2017-09-15 09:58:24  来源:经济观察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科研人创业:股权期权分配和难以承受的资产之重

李志远,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实验室课题组长,在单位工作了13年的他,在2015年决定创业。


李志远目前的处境,和距他30公里的一家科研团队有些类似,他对于思维制胜的看法,也与该团队的科学家如出一辙,那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彩虹系列无人机总工程师石文。

2017年3月27日外媒发布一则消息,沙特阿拉伯将引进首条中国无人机生产线,合作方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彩虹-4”无人机。

据外电报道,目前彩虹无人机市场销量累计交付近百架(套),导弹千余发,出口创汇近10亿美金。而在石文看来,从团队赚的第一桶金起,就确立了以转变科研思维来解决市场和资金问题的理念。据石文介绍,团队身处中国科研机制内,却始终游离在科研经费的自循环体系之外,当初只有研究所先期投入500万经费,这倒逼项目团队寻求一种商业思维。

石文曾在“彩虹-3”的功能定位上探索很久,当国际无人战机老大“捕食者”推出了集侦察和打击功能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后,自己的团队在自有资金支持下,该如何研制出差异化的新一代无人机。一个重要的研制思路是,要保证或加强哪些性能指标,而哪些可以在成本上适当弱化。

“发挥彩虹长航时和大载重的优势,让飞行器在长时间巡视中,给敌方以威慑力,才是“彩虹-3”的功能定位,而非挂载多么高精尖的导弹”,石文带领团队搞清了产品性能上孰轻孰重,以及成本控制的方向。他认为,这也是“彩虹”系列产品在业内、尤其客户眼中具备高性价比特点的关键原因。

这些年石文及团队没有过多依赖国家科研经费,这反倒让他有了不同的认识,“彩虹”无人机绝不是所有高精尖技术的盲目堆砌,而是受客户国真实的武装需求的牵引,量身定制的、能在战场上执行军事任务的产品。

编辑:张海佳(实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